1、光致變色玻璃
是一種隨光線增強而會改變顏色的玻璃,通過在玻璃中加入氯化銀,或在玻璃與有機夾層中加入鉬和鎢的感光化合物,就能獲得光致變色性,既受光照射時隨光線增強顏色變暗,當照射停止時又恢復原來顏色。這種玻璃主要用于單向透視避免眩光和需要自動調(diào)節(jié)光照強度之處,已開始向交通、醫(yī)學、攝影、通信和建筑領域發(fā)展,已用于豪華酒店等門窗和墻面裝飾中,由于耗銀量大,使用尚受一定限制。
變色原理:生產(chǎn)普通玻璃時,在原料中加入大約5%的光敏感物質(zhì)(如氯化銀)加入0.015%的氧化劑(如氧化銅),而后經(jīng)過1500攝氏度的高溫溶化后就制成了變色玻璃,這種薄粒為什么會變色呢?由于氯化銀和氧化銅的顆粒很小,又均勻地分布在玻璃中,當然不會影響透明度,但當遇到強光照射時,氯化銀分解,產(chǎn)生許多銀離子,阻止光線通過玻璃,使玻璃由暗變黑;而等到外界的光線變?nèi)?,在氧化銅的作用下,氯和銀又重新化合成無色的氯化銀,玻璃顏色于是由深變淺。
2、電致變色玻璃
在電場作用下玻璃中發(fā)生可逆的電化學反應,從而發(fā)生了
可見光吸收的顯色效應的玻璃,稱為電致變色玻璃。
新聞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