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我國從歐盟進口的不銹鋼無縫管大多屬于特種鋼管,比普通鋼性能更高,成本和價格也更高,多用于石油、天然氣管道,超臨界、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等,每年不銹鋼無縫管進口量大約達到4萬噸,均價在1萬美元左右。
然而,隨著國產高性能無縫鋼管產品技術水平明顯提升,歐盟相關出口企業(yè)為保住既有的在華份額,頻頻采取大幅降價等手段,大量向我國市場傾銷不銹鋼無縫鋼管產品,對國內相關產業(yè)發(fā)展造成了實質性損害。
“面對中國國內相關產品的壓力,歐盟對華出口的不銹鋼無縫管產品價格已經從過去的30萬元/噸降低到10萬元/噸以下。”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杰英表示,目前久立特材已經完成了大多數(shù)高性能無縫管的國產化,但由于歐盟相關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低價銷售,公司高端產品市場遇到較大沖擊,被迫進一步降低價格。
聯(lián)合鋼鐵網分析師胡艷萍告訴記者,除了久立特材,我國江浙地區(qū)的一些民營不銹鋼企業(yè)如武進、青山等也具備不銹鋼無縫管的生產能力,其月產量合計接近1萬噸。
如此看來,我國對歐盟無縫鋼管征收反傾銷稅并非貿易報復行為,而是對國內鋼鐵產業(yè)的正當保護,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自衛(wèi)手段。更何況,在整個鋼鐵產業(yè)低迷的背景下,目前我國無縫鋼管行業(yè)也正遭受高產量、高庫存和低效益的煎熬。據統(tǒng)計,4月份無縫鋼管企業(yè)虧損面已達40%,利潤率僅為0.05%,而市場價格已經逼近金融危機時的水平,為近5年來的低點。
“國內無縫鋼管行業(yè)本就產能過剩,如果歐日的鋼管產品以較低價格對我國實行傾銷,對于鋼管產業(yè)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告訴記者,國家對無縫鋼管的反傾銷調查,不僅為了保護當前相對脆弱的國內鋼管產業(yè),而且也體現(xiàn)了我國對待國際貿易爭端態(tài)度的轉變,已從過去的被動挨打變?yōu)橹鲃映鰮簟?br />
![wKhQtFN-ocuEJkiCAAAAAE2XDfU965](http://m.skatingpune.com/file/upload/201908/22/1059262030.jpg)
![wKhQtFN-ocuEJkiCAAAAAE2XDfU965](http://m.skatingpune.com/file/upload/201908/22/1059262030.jpg)